两张红军借谷票现身苏区沙县

日期:2009-09-16 09:47 来源:本网
| | | |

2005526,两枚珍贵的红军借谷票(如图)现身红色苏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这两枚红军借谷票有幸被笔者所珍藏。该票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这两枚红军借谷票长10厘米,宽7.5厘米;纸为棉麻质,木刻板印刷;票面陈旧发黄,有虫蛀微损;票面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等字样。一张面额为“干谷伍拾斤”,票面中间印有前方红军队伍在炮火中前进、后方农民挑担支前的画面,表现出苏区群众支援红军的情景;另一张面额为“干谷一百斤”,票面中间印有几名红军在战火硝烟中高举红旗冲锋陷阵的画面。票面下方书有小字:“此票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右下方和背面均盖有陈潭秋的私章。在借谷票背面还印有“凭此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干谷××斤正”、“凭此票于一九三六年九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干谷××斤正”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等字样。

陈潭秋(18961943),是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早期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人民委员(即粮食部长)、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等职,后在新疆被捕,惨遭军阀盛世才的杀害。

据史料记载,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被国民党军队封锁了8个月,中央根据地的粮食供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保证根据地和红军的粮食供给,19346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人民委员会发出《为紧急动员24万担粮食供给红军致各级党部及苏维埃的信》,要求各级党部及苏维埃地方政府向群众借谷24万担,限710完成,以解军需燃眉之急。粮食人民委员会为此专门印制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面额为50斤、100斤两种,并制定了相关的偿还政策,群众可持票于19359月向苏维埃仓库领回50%干谷,再于19369月领回另50%干谷。不领干谷的,也可兑换现金。

同年722,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委员会和粮食人民委员会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在秋收中向群众借谷60万担,限915完成。”粮食人民委员会又印制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证”, 面额为50斤、100斤、500斤、1000斤四种,带编号,并盖有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印鉴和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的私章。由于当时民心所向,红军借谷得到位于江西、福建两省的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由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屡战失利,1934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被迫突围,开始长征,留下陈毅等人领导部分红军就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遗憾的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于1935年到达陕北,中央苏区又陷入了国民党军队“白色恐怖”的统治,红军无法如期兑现当时苏维埃政府拟分两年(19359月、19369月)偿还干谷的承诺,致使当年红军所借的谷子未能全部偿还。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9月专门发出通告,感谢老区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支持和贡献,同时责成当地人民政府对当时未能及时偿还的谷物按市价加息偿还。这两张红军借谷票盖有“核销”印章,说明政府当年已经偿还兑换过了。

红军借谷票反映了当年红军的风雨历程,体现了中央苏区军民唇齿相依的鱼水之情,也体现了当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精神风貌。由于当时恶劣的战争年代环境影响,加上时间久远,这种红军借谷票大多被销毁,能够保留至今的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备注:该论文作者邓景华于2006626日以《两张红军借谷票现身苏区沙县》为题发表于福建省三明市收藏家协会刊物《三明收藏》;20071010以《两枚珍贵的红军借谷票》为题发表于《收藏快报》总第226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