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一):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日期:2007-08-27 17:33 来源:政府办
| | | |

 

争“十强” 创“一流”
为加快建设绿色工贸城市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沙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7月2日)
池 秋 娜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沙县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沙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沙县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动员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务实奋进,争先进位,为加快建设绿色工贸城市,把沙县打造成为“海西明珠”而努力奋斗。


一、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始终坚持围绕发展、统揽全局、把握方向,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思路,以建设绿色工贸城市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崭新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
    1、项目带动成效明显。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5年完成17.1亿元,比2003年增长2.3倍。
    2、交通枢纽地位确立。福银高速公路沙县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三明沙县机场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向莆快速铁路即将建设。我县成为福建省四个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
    3、县属工业实现翻番。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3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9亿元。
    4、林产加工取得重大突破。青山纸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产值14亿元,上缴税收8100万元。总投资10亿元、亚洲规模最大的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三和食品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金沙园初具规模。占地18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沙园,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落户项目60个,总投资40亿。
    6、金古园区势头良好。金古金属深加工特色园区的启动开发和深入推进,产业龙头――明光公司的引进,为产业集聚创造广阔前景。
    7、“三农”难题逐步破解。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涉农改革扎实推进,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沙县小吃再创辉煌。我县被评为“中国小吃之乡”,沙县小吃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文艺晚会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对沙县小吃进行宣传,沙县小吃产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5万人。
    9、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档次提高。西园小区、华山小区、翠绿山庄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转变了市民建房理念。
    10、争先创优成果显著。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的三年,是全县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向绿色工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步迈进的三年;是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打牢基础,在一系列事关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三年;是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现新跨越的三年。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年均增长1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万元,年均增加1676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年均增长80.7%;财政总收入3.2亿元,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年均增长9.4%;出口总值5192万美元,年均增长1.6倍;实际利用外资1046万美元,年均增长30.7%。
    ――工业经济有了新进展。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以金沙园、金古金属深加工特色园区为重点的“两园八小区”加快开发,大亚木业、立丰印染、厦工三重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林产、金属深加工和生化三大产业初具规模,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2005年三大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1.7亿元,年均增长27.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3年52家增加到2005年8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26亿元增加到2005年44亿元。
    ――农村发展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竹业、畜禽业和沙县小吃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83亿元,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8.5亿元(含沙县小吃业),农民从中获得收益占总收入81%。
    ――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实施滨河路休闲景观改造,开发建设沙阳汽车园;完成沙阳乐园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集休闲、文化、娱乐、美食于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初具雏形。第三水厂正式供水,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城市设施更加完善。同时,《沙县城市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城市管理更趋规范。
    ――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5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1257元、817元和10.6亿元。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实现从一般救济性向社会保障性转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受到省考评组好评。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实施“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首家民办学校――文津学校已招生办学,全县已有3所省三级以上达标校,沙县一中进入省一级达标校行列;“文化建设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大水湾古民居等一批文化古迹得以修缮,老年大学等一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省级卫生县城再次通过验收。同时,我县被评为全省计生一类先进县、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民主法制实现新推进。县委重视人大、政协工作,制定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完成“四五”普法教育任务,依法治县向纵深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平安沙县”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安定稳定的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党的建设得以新加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严格按照“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深入开展“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党员谈话教育、困难党员帮扶等10项制度,基本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圆满完成乡镇党委换届,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落实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驻社区任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三级联创”,积极推进“五星级党组织”等创建活动,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党管武装制度进一步落实,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县人武部被南京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我县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
    过去三年的成绩,是在历届县委工作的基础上,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驻沙部队、武警官兵,省、市属驻沙单位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沙县县委,向所有为沙县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去年全县GDP总量仅相当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的59.6%;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乡(镇)财力和村集体经济仍然薄弱。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去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8:41.2:34.0,一产比全省高出12.2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比全省低8.0和4.2个百分点。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公共设施较为薄弱,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四是发展软环境仍须改善。行业不正之风尚未得到彻底根治,少数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三乱”问题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党员教育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
    1、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的根本途径。沙县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兼顾社会事业的发展,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总量与质量的关系,重点是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在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使我县经济在量与质上都有一个明显飞跃。

    2、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只有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办实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广泛支持,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必须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把“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抓工作,都必须思“三农”、谋“三农”、促“三农”,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问题,才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跃升。
    4、必须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人用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的实践证明,要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选拔上来,坚持不懈地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能经受住各种考验的队伍,我们就能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不断推进沙县更快更好发展。
    5、必须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上级精神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推进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回顾近年来我县的发展,能够开创工作新局面,靠的就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推进新一轮加快发展中,我们必须吃透上级精神,做好上级政策与当地发展相结合文章,变政策优势为发展实绩;必须深入实际,找准定位,有的放矢地推进发展;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变机遇优势为发展胜势,推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回首过去,我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挑战中成熟。展望未来,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沙县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