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日期:2021-02-13 08:22 来源:沙县政府办
| | | |

  2021年春节期间,我县在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沙县非遗项目展播活动,让您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沙县小吃始创于晋,兴于唐宋,至今有不少还保留着古老的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性和民俗性,通过蒸、炸、煮、烙、煎、烤、烧、炒等烹饪技法制作的、不属于大菜类和一般主食面点的风味饮食制品。  图片

  沙县人采用当地盛产的稻米、杂粮、薯芋制做出各式各样的食品,以满足先民们在农业节气、传统节日以及生诞、婚嫁、丧葬、祭祀、宗教等各种礼仪活动的需要,具有口口相传、师徒授受的特殊文脉,又与福建地域文化特点以及人文精神相关联,堪称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城关小吃为代表,受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风味小吃影响,制作精细,口味清、鲜、淡,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丏食)、烧麦、肉包、花椒饼、鱼丸、豆腐丸、烫嘴豆腐、烤豆干等;二是以夏茂一带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制作原始纯朴,原汁原味,口味咸、辣、酸,如米冻、喜粿、米冻皮、豆腐包、金钱蛋、芋包、浆糍、芋丝饼、牛系列食品等等。此外,如南霞泥鳅粉干、南阳蛋素、郑湖板鸭等都有一定知名度。

  沙县小吃食材基本上以天然植物性原料为主,辅以少量动物性原料,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合乎健康饮食标准,有的还有去病保健的作用。沙县小吃采取最原始、最古老的蒸、煮、炖等加工方法,制作出具有营养平衡、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快捷便利等优点的大众食品,还有更适应南来北往的食客选择的做法,就是为保证沙县小吃味道的纯正自然属性,烹饪时不添加诸如酱油、麻油、五香粉、胡椒粉、番茄酱、辣酱、辣椒等调味品,而是将这些调味品放置在桌上或店堂内食客可见的位置,由食客自我选择,自我添加,全交给食客决定,如此二次调味的食法,也是保持沙县小吃新鲜可口的重要原因。

  沙县小吃的宗旨是以手工制作为主,原质不变,现做、现煮、现卖,方便快捷,质朴为佳。口味大众化、价格平民化、经营便捷化,适应性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时至今日,沙县小吃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独特的经营模式,使得沙县小吃不再是小家的独享和节日的美食。沙县小吃就是这样薪火不熄,代代相传。(编辑:张燕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