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日期:2008-03-10 15:25 来源:本网
| | | |

 

沙 县 统 计 局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 计 公 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发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调整经济结构,攻坚克难,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城乡市场繁荣,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

      一、综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7 亿元(经济普查调整数据,下同,含高速公路0.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3.98亿元,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达16875元。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6.239.734.1调整为24.841.234.0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农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有新进展;企事业下岗职工实行基本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进展良好。财政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供需变化,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链还未真正形成;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行业间、居民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和农村的低收入家庭居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仍较薄弱;社会事业和人口、资源、环境保护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等。

    二、农  

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96万亩,粮食总产量10.58万吨,分别增长0.43.7%经济作物得到较快发展,水果产量11.15万吨增长7.4%;蔬菜产量15.28万吨,增长9.4%;花生产量1485吨,增长0.5%;茶叶2956吨,增长5.2%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林业产值35004万元,增长3.1%。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1369亩,增长16.1%,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70180亩,成林抚育面积75095亩,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75.5%。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年产油茶籽2858,增长13.9%;松脂1170吨,增长15.8%;笋干9562吨,增长9.3%;毛竹采伐量375/320万根,增长25.8%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肉禽蛋奶总产量达31014吨,增加2924吨,增长10.4%;其中:肉类产量25379吨,增长13.5%;禽蛋产量5205吨,增长4.7%;生猪出栏27.85万头,增长15.2%;家禽出栏461.01万只,增长8.5%,创历史最好水平。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778吨,比上年增长2.9%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152912亩;旱涝保收面积78693亩;机电排灌面积6988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形势喜人,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县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3亿元,增长40.5%。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3.61亿元,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84亿元,增长28.6%,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10.0%;股份制企业34.83亿元,增长3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07亿元,增长11.9%;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71亿元,增长77.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0.33亿元,增长26.7%。轻工业产值25.40亿元,增长13.6%;重工业产值18.44亿元,增长64.0%。产品结构按市场主导方向转化调整的步伐加快。随着我县技改投资力度加大,重工企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如:胶合板、硫酸、钢材等产品,分别增长19.8%21.9%76.8%

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1.9%,比上年同期上升35.2个百分点;其中:省属、市属企业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41.548.8个百分点;县属企业仅上升0.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0%,比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分别上升2.55.8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81947/人,增加17687/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呈加快趋势。企业亏损数为15家,占85家的17.6%,亏损总额达896万元,比上年减亏9770万元,下降91.6%,其中:县属企业亏损额748万元。利税总额为28626万元,比上年的10421万元增加了18205万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3473万元(含高速公路),比上年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35万平方米,增长6.2%;房屋竣工面积18.0万平方米,增长41.0%商品房销售面积25.7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05亿元,分别增长114.5%和117.6%,商品房产销两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8亿元,增长110.7%增幅比上年提高55.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4.48亿元,增长140.9%;房地产投资2.27亿元,增长43.1%,其中商品房投资1.8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亿元,增长73.0%其中:上规模的投资2.29亿元(300万及300万以上),增长69.1%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并不断蓄积新的增长点。金沙高科技园区、金古经济开发区、鸿图居家大世界,华山小区和翠绿山庄开发进展顺利;仙舟半岛开发、影剧院和建国西巷组团改造稳步推进;在京福高速公路全程通车的同时,三明沙县机场和向莆高速铁路的建设也拉开了序幕。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运输和通信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完成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34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全年货物运输量311.8万吨(含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1547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9%和125.5%;旅客运输量605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25291万人公里,分别增长43.0%50.1%,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巩固和增强。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已以成为公众的消费热点,业务总量不断增长。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6188万元,增长2.4%。电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不含移动、网通、铁通电话)达5.03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21部。以公众通讯网为主体、专用通讯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讯网日趋完善,网络结构朝着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从行业看: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557万元,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14161万元,下降11.0%;限额以下贸易业零售额52896万元,亿元市场零售额21500万元,分别增长15.2%和6.9%。②餐饮业零售额11745万元,增长32.6%,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625万元,下降4.2%;限额以下餐饮业11120万元,增长35.6%。③其他行业零售额1984万元,下降5.4%

市场价格总水平相继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2%,均在理性范围内。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出口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达到51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4%,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3477万美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达1046万美元,增长28.0%;合同利用外资1270万美元,增长33.0%。批办外资企业8个,是上年同期4个的两倍。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223930人次,增长2.1%;旅游收入14794万元,增长2.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32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9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中央两税收入12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县财政支出2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521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8702万元,增长2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5445万元,增加43958万元,增长25.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8908万元(不含世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5005万元,增长18.5%

保险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6217万元(不含太平洋、中华、新华保险等),比上年增长3.8%;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3597万元,增长3.9%;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研项目38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3项,县级34项。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300多期,培训人员1.1万余人次。组织科技攻关,实施了30个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和4个工业科技项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739人,在校学生4671人,增加799人,增长20.6%,毕业生788人。职业中专招收学生365人,在校学生725人,毕业生159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11176人;小学在校生1722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615人,其中:专任教师3045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抓住建县1600周年的机遇,以开展“文化建设年”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弘扬民间艺术,带动社会文化的普遍繁荣,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和《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演唱会,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全县共发行各类图书99.7万册,图书馆存书8.1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3.63万户,增加0.33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7%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4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4个;个体23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86人,其中:医师、医士360人,护师、护士191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总数605床,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60床,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20床,厂矿75床,个体50床。全县村级卫生医疗所174个,村级医生23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项目活动29项,参赛运动员5060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50人。随着1000多平方米健身馆的投入使用,其已成为城区居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全年出生人口2561人,出生率为10.59,比上年下降1.6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13人,死亡率为4.60,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448人,自然增长率为5.99,比上年下降1.83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2万人,占总人口的43.4%

十二、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区建设有新跨跃,设立虬江、凤岗两个街道后,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区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有新进展,道路绿化工程,城市夜景工程等不继完善。形成了以东西向的滨河路、三优街、步行街、新城中路和以南北向的建国路、长安路“四横两纵”为主的沙县商贸繁荣带,城市总体功能日臻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3元,比上年增长8.3%;年人均消费支出6143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4597元,比上年增长10.5%;年人均消费支出3188,比上年增长3.8%;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669元,增长10.0%,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有新的变化,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1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2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笔:吴 祥 海

 

 

附表一: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万吨

10.58

3.7

#稻谷

万吨

9.26

2.7

  

万吨

11.15

7.4

#柑桔

万吨

9.31

6.4

  

1485

0.5

   

万吨

15.28

9.4

  

2956

5.2

  

1052

27.5

  

9562

9.3

  

25379

13.5

  

5205

4.7

水产品

8778

2.9

 

 

 

 

 

 

 

 

 

 

附表二: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增长(%)

  

9807

67.7

   

7135

35.1

赖氨酸

12189

43.1

 

1246

-21.2

8622

33.5

万米

2406

51.9

  

万件

61.6

10.2

机制纸及纸板

316526

7.5

  

83790

21.9

  

96549

-6.0

   

47120

4.0

水   泥

万吨

17.21

-3.0

胶合板

万块

62992

19.8

  

94056

76.8

发 电 量

万千瓦小时

72810

42.1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726

3.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